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信息时代是技术的时代。谁主导了技术,谁就主导着未来社会的发展。到这里,应该说这些结论都有道理。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代表是互联网,而互联网又大多表现为网站,因而,又出现了一个理论:互联网是高科技产业,网站建设就要以技术为先。网站所需要的设备、软件确实是高科技产物,但不是说每个网站都要自己去生产设备和研发软件。至于说网站设计,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的成份。即使可以把HTML格式看作一种程序语言,那也只是最简单的一种语言,稍微花一定的功夫就能掌握八九不离十。况且,有许多现成的软件已经使网页设计傻瓜化了,甚至不需要你去考虑它内部的程序结构。
事实证明,决定一个网站成功与否的关键并不是技术因素,而是人为因素,如管理、创造、服务等。技术在网站的建设中,顶多只能算是人们使用的工具。就象一把刀,在雕塑家手里出来的可能是维纳斯,而在樵夫手里,最多多出几捆柴。而对于浏览者来讲,他才不去关心你用了什么网页技术,而更注重你的内容对他来讲有多大的价值。但从过去的发展看,不仅社会对技术有一种盲目崇拜,网站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技术第一的信条。网站的组诚仁员绝大多数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,年龄普遍低于30岁,即使高层管理人员也大多不超过35岁。这些人无一不是以技术起家的佼佼者,维护网站、做个璀灿的网页于他们而言是张飞吃豆芽——小菜一碟。但若谈到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以及管理的经验,仅从年龄与阅历上来看就有很大的不足。不论什么行业,毕竟要以社会生存,如果不了解社会,就谈不上行业的发展。在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玲珑剔透的技术,却往往看不到服务与管理。这无疑是影响网站生存的重要因素。
不仅如此,对技术的崇拜还使技术大大超前于需求。传统的法律、道德、文化观念、消费习惯还没有从对技术的懵懂中醒过神来,ICP、ASP、B2B们又披挂上阵准备大干一场了。回头看看,网站发展后继乏力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用户的支撑。据统计,中国各类网站已达3.5万个,按每年每个网站投资10万美元计,网站们一年就要投入35亿美元,而中国的网民目前也不过就1千多万人。这就意味着若要支撑起网站的生存,每一个网民每年要拿出近350美元,就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而言这是不现实的。况且,再加上物流不畅、管理无序、信用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网络还不可能带来多少效益。这就决定了短期内网民不会作这种投入,网民的有效数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增加。
技术有余而用户不足,先内容为王,后电子商务,现在又炒起来一个无线上网。社会追网站,网站建设追技术,谁也没有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培养用户需求的工作。一个仅投资而没有市场回报的产业是不可能持久下去的。谁用互联网和用互联网干什么的问题本应该在技术之先就考虑,但却没有人很好地考虑。于是,,在技术为先的主导思想指引下,互联网变成了大而无当的屠龙之技。